中国农村观察

  • 我国农业波动问题研究

    郭玮;

    本文对关于我国农业经济周期波动的各种观点进行了分析评述,认为我国农业政策变动是农业波动的主要原因,并从组织政策.价格政策和投资政策三方面进行了论证.

    1991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9K]
    [下载次数:4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3 ]
  • 中国城市化的特点和趋势

    高佩义;

    本文从体制、进程、动力、结构四个方面论述了我国城市化的特点,揭示了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城市化进程逐步加快的趋势。作者认为,对于农民进城不能采取“堵”的政策。本文还论述了中国城市化发展趋势的地区间差别。

    1991年02期 10-19+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6K]
    [下载次数:672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50 ]
  • 中国农村产业结构演化问题研究

    陈会英;

    本文从界定农村产业结构演化的基本概念入手,对我国改革前后农村产业结构演化的历史轨迹进行了定量分析,并进而指出了近年产业结构演化存在的问题;以此为据,笔者在文后给出了我国农村产业结构的演化趋势和对策要点。

    1991年02期 20-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7K]
    [下载次数:227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66 ]
  • 农村初步工业化以后的农民生活(上)——上海松江县农村调查

    松江县情调查课题组;

    本文以在上海松江县4个调查村进行的驻点调查为依据,具体分析了松江农民的人口结构,家庭、财产,农民的职业,农民的收入和消费,土地和农业生产,农民的社会生活。据此可知:10年的农村改革,使松江农民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农民在农村通向工业化的过程中正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农民的努力,松江的传统农村正在逐步被现代农村所替代。

    1991年02期 27-35+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6K]
    [下载次数:4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97 ]
  • 变化中的中国农村社会——1988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社会情况调查分析报告

    何宇鹏;

    文章以对农村固定观察点的问卷调查资料为据,对农村人口、制度、社区生活的现状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概括了若干理论性认识。

    1991年02期 36-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7K]
    [下载次数:10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1 ]
  • 当代中国农民阶级、阶层理论研究述评

    林后青;

    <正> 近几年来,理论界关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级、阶层研究已成为一个热门话题,本文拟就有关农民阶级、阶层研究中的几种主要观点,从以下五个方面作一些概括的评介。一、关于阶级、阶层的概念1.阶级概念列宁曾经对阶级概念下过明确的定义。但是许多文章对此的理解差异却很大:有的认为阶级是一个经济范畴;有的认为阶级是个社会范畴;也有的认为阶级是个历史范畴。我认为,阶级首先是个历史范畴,阶级的存在仅仅同一定生产发展的历史阶段相联系;其次,阶级也是一个经济范畴,经济关系是理解阶级关系的始点和基础,特别是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

    1991年02期 43-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1K]
    [下载次数:195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76 ]
  • 社会结构变化过程中的私营企业主阶层分析

    秦少相;

    本文从多方面对我国现阶段私营企业主阶层进行了实证分析,认为:(1)在以往的十年中,我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的迅速成长有其特殊的社会背景和历史条件。(2)私营企业主行为特征与其生存环境紧密相联,对自身的经济利益的关心决定了他们的行为,普遍以追求利润为目标。(3)尽早克服随私营企业主阶层发展而带来的社会生活不协调,是改革当中面临的重要任务。

    1991年02期 51-57+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9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82 ]
  • 农经学科的一个重要信息源——《WAERSA》简介

    黄亚萍;

    <正> 《世界农业经济与农村社会学文摘》(World Agricultural EconomicS and Rural SociologyAbstracts 简称《WAERSA》)由英联邦农业经济局编辑出版,是农业经济现期文献中收集面最广,信息量最大的情报源之一。它收集了世界上各种类型、各种语种的1200种期刊信息,由于采用机编、报道及时、著录简单、查阅方便、质量可靠,具有很高的使用价值。《WAERSA》创刊于1958年,现为月刊,年报道量为8000余条,包括期刊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资料和专论等,并在每卷第一期上发表“收录期刊一览表”,每期、每年后均附有著者索引和主题索引,为资料的查阅提供了方便。《WAERSA》收录的具体内容有:(1)农业经济学的综述和理论方法,包括了综合性的教科书和专

    1991年02期 58-60+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K]
    [下载次数:1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0 ]
  • 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困境的根源与出路——谈与几种流行观点

    王新前;郭晓鸣;熊建勇;

    <正>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至少有1亿人,他们的就业与转移已陷于困境。今后随着总人口的增长,剩余劳动力还会大幅度增加,就业与转移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陷于困境的根源究竟是什么?出路在哪里?一种看法认为,造成困境的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实行向工业倾斜的战略,国民经济倾斜发展资金密集型的重工业,从农业吸走了大量积累,可又不能为农业劳动力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这种认识看到了问题的表面,但没有看到问题的实质。实际上,如果没有工业和其他非农产业的兴旺发达,农业劳动力就永远也不会有大规模的转移.另一种看法认为.我国实行的城乡分隔政策,是导致我国农村劳动力就业与转移陷于困境的主要原

    1991年02期 61-6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7K]
    [下载次数:5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农村经济社会博士、硕士学位论文介绍

    <正> 漳州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研究许均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王贵宸研究员任指导教师 1990年7月完成博士学位论文全文约15万字本文目的在于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和分析漳州农村经济发展模式(以下简称“漳州模式”)产生与形成的过程。全文其分8章。第一章全面论述了漳州模式的特征及其成因。其主要特征包括:农业、农村工业和商业贸易密切结合,经济外向化程度较高,多元化的所有制结构,在农村内部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高度统一。模式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活:宽松的政治、经济环境,特殊的自然经济条件;人口一一耕地压力;拥有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农民,他们通过自己的创业活动为周围农民传播了商品经济意识和开放意识;

    1991年02期 63-6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5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