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观察

  • 近年我国农村发展与国民收入分配

    高山;

    <正> 一、农村国民收入生产格局的变化1979—1985年间,在我国国民收入生产额中,农村的比重有了明显的提高(见表1)。通过分析可以发现以下几个特点:其一,农村社会总产值和国民收入的增长速度快于整体的增长速度。1985年与1978年相比,社会总产值增长了1.4倍,农村社会总产值则增长了2.1倍;国民收入增长了1.3倍,农村国民收入则增长了1.7倍,农村社会总产值在社会总产值中的比重,由1978年的29.8%上升到1985年的38.9%,提高了约9个百分点;农村国民收入在国民收入生产额中的比重,由

    1987年02期 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6K]
    [下载次数:3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农村经济与财政宏观调控体系

    梁青;

    <正> 随着农村改革的扩张和延伸,加强财政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建立财政对农村经济的宏观调控体系的问题已经摆在了我们面前。一、财政对农村宏观调控的涵义财政的宏观调控,通常指国家财政从国民经济全局出发,从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总产品的分配与再分配入手,对从事各种生产经营的生产者以及消费者在社会再生产四个环节进行调整、调剂、组织、控制、规划和引导等一系列活动。调控的主体为国家财政,客体为商品生产者和消费者。调控的目的在于保证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社会经济在社会总供给和总

    1987年02期 6-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84K]
    [下载次数:1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农业发展中的体制问题

    丁泽霁;

    <正> 1986年10月,我们先后在福建省和吉林省的一些地方考察,看到了各地农村经济发展和体制中共同存在的一些问题。对这些问题总的感觉是:取之者多,更有杀鸡取卵者;予之者少,又好急功近利。结果是取自农业的往往超过土地负担能力。(1)生产费用高昂,生产资料价格猛涨,以致农民不愿在土地上增加投入,耕作粗放。例如,租用拖拉机每亩的实际开支,在泉州要高达20元左右,为节省开支,现在将各种机耕由4次改为1次。如请工帮忙,每工要5元,也要管两餐饭。至于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更是普遍涨价。国家供应给泉州市的平价优质化肥,平均每亩只有0.9斤,农民只能去买高价

    1987年02期 1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0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1 ]
  • 农村劳动力向乡镇工业发达农村转移的新趋势

    <正> 外地劳动力向乡镇工业发达农村转移,是发达地区乡镇工业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发达地区乡镇工业进一步发展的必然要求。造成这种流动的三个基本原因或条件是:①农民不断发展商品经济的愿望;②劳动力输入地社区扩大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快于社区内劳动力再生产的规模和速度;③社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农村劳动力向乡镇工业发达农村的转移、流动,体现了某些新的趋势:①发达地区乡镇工业的发展已进入有资金、缺劳力,只有招到外

    1987年02期 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8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我国农机工业发展与当前农机价格改革的建议

    冶瑞祥;

    <正> 1986年上半年,农机工业发展与价格改革调研组受原机械工业部的委托,对我国近期内农机工业发展与价格改革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和专家论证,提出以下几个当前农机工业发展中迫切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我国农机工业发展要适应农村改革新形式的需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经济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农业生产正逐步朝着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方向转化。农机工业发展相应地进入了一个新时期。农村经济的发展,

    1987年02期 13-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9K]
    [下载次数:3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02 ]
  • 试析苏南地区经济发展面临的危机

    杨经伦;

    <正> 近年来,苏南地区赢得了持续的经济高速增长,取得了瞩目的成就,但也触发了一次深刻的危机。其危机具体表现在工业增长率大幅度下降、产品大量积压、工业生产效益剧减、主导工业部门大面积亏损、工农业比例失调五个方面。危机几乎遍及苏南地区所有重要产业,深深地冲击着苏南地区的主导产业,且历时持久(1985年年底开始,估计可能持续到1986年年底)。它既表现为供给规模大于需求规模,形成无效供给,更表现为供给结构变动滞后于需求结构变动,形成结构性供给过剩与供给短缺同时并存的基本格局,集中暴露了在市场

    1987年02期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6K]
    [下载次数:31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66 ]
  • 地区性农村劳动力市场的特点

    <正> ①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选择范围多是能够早出晚归,照顾家庭的距离。因而,地区性劳动力市场的劳动力供给往往是有限的。②乡镇企业不应该也不可能限制工人的流动,加之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就业选择尚有工资高低、稳定与否、路程远近等多种标准,致使劳动力的流动性较大。③在地区性农村劳动力市场中,主要买方是乡镇企业,一旦农村劳动力的

    1987年02期 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4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3 ]
  • 苏锡常地区乡镇企业经济效益为什么普遍下降?

    肖中铭;吴群;

    <正> 本报告根据笔者年前在江苏常州市武进县、无锡市江阴县和苏州市沙洲县塘桥镇对乡镇企业经济效益情况的调查写出。1985年,武进县乡镇企业1~9月完成产值2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7%;实现利润1.54亿元,比上年同期下降24%;产值利润率7.24%,比上年同期下降3.3%。江阴县乡镇企业1~9月完成产值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8%;实现利润7,987万元,比上年同期下降48.3%。沙洲县塘桥镇乡镇企业1~10月份完成产值2.4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45.8%,实现

    1987年02期 1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正确认识经济发达地区传统农业的萎缩

    高贤伟;

    <正>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以后,从总体上来看,经济发达地区的农业处于一个新的发展变革时期。但在前进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例如,越来越多的农民轻视耕地经营,农民的种粮积极性不高;养猪农户减少;少积或不积自然肥料等等。据此,不少同志认为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在萎缩,而且是因为乡镇工业发展过头而引起的。我认为,经济发达地区农业出现上述问题是事实,但更应当看到,自给自足、小而全的传统农业的萎缩,商品化、专业化的现代农业的产生,正是我国当前新、旧体制的转换在广大农村所包含的一个基

    1987年02期 20-2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2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5 ]
  • 农村区域经济发展模式论丛

    <正> 一、“苏南模式”——概念、成因与模式完善“苏南模式”是指苏南农村经济的发展路子和基本格局。其主要特征:一是以乡镇工业为主体的农村产业结构,二是以集体经济为主体的农村经济结构。这两个主体互相依存,互相促进,是苏南农村经济发展的鲜明的地方特色。“苏南模式”的形成,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等根本原因外,还有其极为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1987年02期 23-3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5K]
    [下载次数:8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2 ]
  • 乡镇企业所有制关系的若干观点介绍

    吴京英;

    <正> 当前,关于乡镇企业中原社、队两级办企业的所有权属及改革问题,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存在着一些不同的意见。现概述如下:一、乡镇企业的所有权属问题一般的意见是,乡镇企业所有权属地域性合作经济内部的全体成员所有,即企业所属乡村的社员群众集体所有。理由:(1)现有乡镇企业都是由生产队集体农民投工、投料,加上国家援助建立起来的,只不过这些投工、投料,不完全出于集体农民的自愿,而是通过公社或大队行政领导机关作出规划,按土地或人口比例向生产队摊派的,并按一定比例向生产队抽调务工社员,实行“在厂劳动,回队分配”。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条件下,所

    1987年02期 32-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5K]
    [下载次数:11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95 ]
  • 叶芳和的新农业经济理论

    <正> 近年来,日本经济学家叶芳和提出了一系列新的农业经济理论,在日本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和议论。其要点为:①现代农业的知识密集程度甚至比其他产业更高;②世界上多数发展中国家的农业停滞不前,而发达国家的农业却往往取得高速发展,这充分说明,农业是发达型国家的产业;③当产业结构向知识密集型的阶段发展时,“软件”(如信息收集,人才积

    1987年02期 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4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8 ]
  • 1956年永嘉包产到户纪实

    李云河;

    我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经验教训颇多。对其中典型事件作一全面的回顾与剖析,无疑是必要的。基于这一认识,本刊曾在1981年第5辑上,发表过李云河同志《1956年永嘉县试行包产到户的遭遇》一文,概述了1956年永嘉县试行包产到户的过程和遭遇。对此,一些专家、学者评价颇高。为便于广大作者、读者全面了解永嘉县1956年试行包产到户的有关情况,深化对我国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认识,现特刊出下文。

    1987年02期 35-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07K]
    [下载次数:135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60 ]
  • 县属镇工业的特点、地位和作用

    <正> 县属镇工业是介于城镇和乡村工业之间,由建制镇办的工业企业。它们大多是街道集体工业,部分为个体家庭工业。县属镇工业的特点主要为:①产业结构以轻工业为主;②原料结构以农副产品为主;③企业结构以小型为主;④技术结构以劳动密集型为主。县属镇工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有其不容忽视的地位、作用:①它是城市工业的助手,乡村工业的友

    1987年02期 3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8 ]
  • 我国初级社与苏联共耕社的比较研究

    高化民;

    <正> 苏联在农业集体化的试验中曾出现共耕社,这一组织形式与我国的初级社虽不完全相同,但本质上又有许多相同之处:第一,在土地方面,初级社土地归社员私有,共耕社土地归国家所有。虽然所有权形式上有所不同,但以下几方面却是相同的:首先,土地使用的方式相同。初级社土地入股“统一地使用社员的土地”。①共耕社也是共同使用土地,“加入它的农民只把土地使用和耕种土地的劳动公共化。”②其次,土地都参加分配。初级社“按照社员入社土地的数量和质量,从每年的收入中付

    1987年02期 40-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K]
    [下载次数:103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40 ]
  • 合作制与中等经济水平农村的实际

    徐国锦;

    <正> 合作制属生产关系范畴,它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要求。因此,研究合作制的完善和发展,首先必须分析农村生产力的现状。中国农村的社会生产力(生产条件、生产技术、劳动者素质)并没有因联产承包而发生根本变化。近年来,对农业投入减少,5%的人仍然处于贫困状态,农民对政策有一种不安全感、不稳定感、能人止步不前,出现自抑现象,等等。因此,不能认为中国的农村已由穷变富,不能认为农村主要问题巳由开发生产力转移到消灭贫困差别,不能过高地估计农民的富裕程度,更不能忘记历史上单纯追求理想化的社会目标和欲速不达的沉痛教训。保护生产

    1987年02期 42-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0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7 ]
  • 对农户产前、产后联合趋向的分析

    1986年8月,国务院农研中心发展研究所冉明权等同志在湖北安陆县就“农民的服务需求,组织意识及其对组织形式的评价和选择”做了一次短期农户调查。调查采取面对面访问填表方式,共访问调查了60个农户。并据此写出《农民的服务需求,组织意识及其对组织的评价和选择——湖北安陆县60户农户问卷调查与分析》一文。下面选编的便是该文第三节的部分内容。

    1987年02期 44-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K]
    [下载次数: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8 ]
  • 从我国农村经济、社会总格局看“以工补农”问题

    张雨林;

    <正> 最近几年,我国农村的改革获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功。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的框架已经勾画出来。邓小平同志在1986年的一次谈话中对此作了很具体的论述,他说:“农村的改革解决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不仅农民的生活明显好起来,更重要的是通过农村改革容纳了剩余劳动力,这样农民就不会往城里跑了。世界上都面临一个就业问题。农村改革成功,普遍出现了农工结合的局面。大办多种经营和乡镇工业,容纳了劳动力。这是我们成功经验中

    1987年02期 47-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4K]
    [下载次数:36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9 ]
  • 乡镇企业以工补农的前提、条件与目的

    陈良彪;

    <正> 一1.意识前提——平均思想在中国持续了近三千年的封建制度,尽善尽美地雕刻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在这种落后的经济形态下,人们对自然的认识和改造能力非常微弱,社会生产力水平也极其低下,共同承担风险,实现宏庭的自给自足是社会生产者特别是小农的最大愿望,于是他们便产生了平均分配、共同享受社会财富的思想。这种意识尽管在很大程度上带着幻想的色彩,但他们还是尽可能地在一定的范围内,实践着这种收入均衡的理论,并且始终对

    1987年02期 49-5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4K]
    [下载次数:1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0 ]
  • “以工补农”和“以工建农”——兼与质疑者们商榷

    徐伟荣;

    <正> 近来,对“以工补农”和“以工建农”的提法议论颇多,质疑一类的文章也读到不少。其中不乏真知灼见,令人叹服;但也引出一些新的疑窦,教人费解。笔者在多年从事农村经济的调查研究中形成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觉得有必要对其中一些看法和提法作一点补白。一、“以工补农”的内涵关于“以工补农”,目前最普遍的一种解释,认为“以工补农”是农村区域性集体经济内部的一种微观调节。这没有说到点子上,也不够全面。我觉得,对“以工补农”下定义,必须把握住三个要义:这里的“工”字,是特指乡镇企业,而且只能是乡、村两级集体创办

    1987年02期 52-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K]
    [下载次数:16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95 ]
  • 闲暇时间与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价格

    <正> 农村出现劳动力剩余的标志之一,就是这些劳动力有大量的闲暇时间。要使他们放弃空闲时间的休息和娱乐去工作,就要付出报酬。这些报酬的多少,就是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来的价格水平。这是影响乡镇企业工人工资水平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我们可以通过对农村剩余劳动力闲暇时间机会成本的估算,推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的一般价格水平。据在江苏丹阳县(为江苏省的中等县,农业比较发达,近年米乡镇企业发展很快,1985年全

    1987年02期 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87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83 ]
  • “以工补农”论丛拾遗

    徐唐龄;

    <正> 1.“以工补农”提出的经济依据,是“以农补工”的既成事实。“以农补工”包括价格信号中的剪刀差,也包括非价格信号中农业动用工业资源的种种行政限制,工业取用农业资源的种种优惠规定。2.“以工补农”涉及的社会基础,是工农联盟的国体性质。农业、农村与农民的名义地位和实际地位的严重背离,现行政策对“农转非”的层层阻挠,使占国民绝大多数的劳动者无法在工农两种职业之间自由抉择,“众轻农”之势早成定局。它与国体不相容。

    1987年02期 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7K]
    [下载次数:23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4 ]
  • 谈谈以工补农的行为主体

    曹国英;

    <正> 目前的乡办村办企业,拿出每年利润的一部分用于冲减农民的公共事业负担、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直接补贴给务农成员,依据是:一、乡办村办企业的所有权属于全乡全村农民所有,其利润分配需要反映全乡全村农民的利益。二、从地区性合作经济成员的总体利益出发,要求保证他们自己对农产品的基本需要和完成对国家所承担的义务。为此,则需要给予低收入的务农成员以各种形式的经济补偿。至于一些经济发达地区的以工补农已经超出了企业目标的范围,则是属于行政干预的结果。

    1987年02期 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6 ]
  • “两田分包”弊大于利——与刘福垣等同志商榷

    章润田;

    <正> 刘福垣等同志在《我们对“以工补农”的一些看法和建议》一文中(《农业经济丛刊》1986年5辑)指出,要保证农业持续发展,不能单靠“以工补农”这一治标不治本的措施,根本的出路是解决造成农业落后的原因;为此,作者提出了摆平三个产业就业人员的收入的根本办法:顺应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经营规模扩大,使农业从自给半自给生产向商品生产转化,以提高农业劳动者的人均净产值。这些都是合理的。但对于刘福垣等同志提出的具体措施,即实行“两田分包”方案,我有不同的意见,特提出商榷。

    1987年02期 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8K]
    [下载次数:9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2 ]
  • 怎样确定种植业容纳劳动力数量——答李庆曾同志

    邓一鸣;

    <正> 李庆曾同志对我在《农业经济丛刊》1985年第6辑发表的《我国不同类型地区农业劳动力剩余及其转移》一文提出了质疑(以下简称“李文”),现答复如下:一、如何确定种植业对劳动力的合理容纳量?种植业是广义农业的主要组成部分,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主要潜伏在种植业部门。据此,我认为,农作物每亩用工是确定种植业对劳动力合理需求量的最主要根据。种植业容纳劳动力数量取决于多种因素,其中有耕地面积多少、作物构成、复种指数、农业机械化水平、科学技术应用程度、能源的保证程度等。所有因素都与每亩用工有密切联

    1987年02期 57-59+4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9K]
    [下载次数:62 ] |[引用频次:5 ] |[阅读次数:59 ]
  • 农村经济社会重点科研课题介绍(一)

    刘燕生;唐华;

    自本辑起,我们将陆续介绍一批国家及省(市、自治区)级的农村经济社会重点科研课题。这是编辑部革新栏目的尝试之一。欢迎有关同志积极撰稿、投稿。读者阅后有什么意见、要求,也望直接同编辑部联系。

    1987年02期 60-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K]
    [下载次数:15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0 ]
  • 关于苏联农业政策指导思想演变的几个问题(上)

    周新城;王德根;

    <正> 近二、三十年来,由于整个国民经济以及农业本身的发展水平和发展条件的变化,以及对以往建设经验的总结,苏联对待农业的政策思想发生了较大变化。尽管发生转变的时间和变化程度各不相同,但总的来说,都有其深远的意义。下面我们简要地对这些问题作一些探讨。一、从“挖”到“补”,改善农业企业的经济状况二十年代末,苏联开始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开展了大规模的以重工业为中

    1987年02期 62-64+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9K]
    [下载次数:112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6 ]
  • 下载本期数据